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再生能源躉購 預估影響電價上漲3%

再生能源躉購 能源局:預估影響電價上漲3%
能源局訂定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因為保証收購價格比電價要高,由全民買單,電價勢必上漲,但影響到底有多大?能源局長葉惠青評估,計畫以二十年全程躉購再生能源,對電價影響預估平均是3%。
『全程喔,電價影響百分之三,全程啦。可是第一年因為設置的量不會太多,所以第一年的影響會比較小,像德國、丹麥這些國家,平均差不多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六左右,那我們估計我們的全程影響會到百分之三對電價的影響應該差不會太多。』
也就是說,躉購再生能源後二十年內全民電價平均上漲3%,以每戶每月平均電價793元來看,每月電價將在多支出23.88元,不過這是平均值,尤其第一年再生能源設置還不多,因此上漲影響較小。

日再生能源收購電價第 3次聽證會१०/2

太陽能裝置有誘因 台灣業者練兵 躉購費率成關鍵
鉅亨網記者葉小慧 台北2009 / 10 / 04 星期日 14:00

再生能源收購電價近期成為台灣太陽能業者關心的焦點,儘管目前市場主要在歐美地區,業者指出,購電補助若能刺激消費者裝機,產業將能藉此練兵,發展自主技術,也能降低系統裝置成本,並享受潔淨能源,其中關鍵就是躉購費率,產官學各界正如火如荼討論與制定中。
據經濟部能源局公告太陽能初步躉購費率,1 瓩至10瓩發電電能每度 8.1243元,10瓩以上至500瓩每度為9.3279元,500瓩以上每度 9.0270元,一次躉購費率適用20年,其中1瓩至10瓩將給予系統補助 5萬元/kW;前 (2)日召開第 3次聽證會中,為讓各界充分理解政府定價過程,特別公布各項參數全部內容。
這次聽證會中,包括宇通董事長蔡進耀、奇美能源總經理何玄政、綠能 (3519-TW)副總經理李宇琦、旭能副董事長歐政豪,以及益通(3452-TW)、友達(2409-TW)、華旭環能等國內主要太陽能業者,都到場提出質詢。
能源局局長葉惠青表示,政府定價參數相當複雜,公式將公共政策投入成本,以及國內經濟狀況納入評估,與一般企業財務觀點不同,而且參數為目前市場上最新數據,無法保障所有業者獲利。業者認為所採2009年的參數價格,為不景氣的特別情況,葉惠青表示將提供審定會參考。
宇通光能董事長蔡進耀則以內部報酬率指出,以目前能源局擬定的買回費率,能源局預估民眾若以此方案裝置太陽能系統,約有 3-5%的內部報酬率(IRR),但事實上 IRR可能不到 2%,與國外補貼政策 6-8%比較,台灣的 IRR明顯過低,甚至難以向銀行融資裝置,民眾無利可圖,就難以推動太陽能裝置量。
葉惠青指出,電力設備是長期投資,回收年限和折現率相關,官方依據稅、物價上漲、利息等因子評估,將折現率定在 3-5% ,是以現行利率水準下認為的合理利潤,不過,業者認為 IRR至少在 6% 以上,也將送交審定會一併考慮。
葉惠青進一步分析台灣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與國外的異同之處。他表示,台灣採用與德國、西班牙、丹麥、日本、韓國等國家相同的再生能源電力強制收購電價補助(Feed-In-Tariff, FIT) 制度,做法接近主流,但相對部分國家規定是 500瓩以上餘電才能賣,台灣 1瓩以上就能賣,全數躉購,自然價格也較保守。
這次的躉購費率政策讓太陽能業者譁然,主因這次政策並沒有現行政策的優惠,業者表示,原先業界預期應該是原來 5成的系統裝置補助,搭配上每度電 8元以上的買回電價,新的躉購費率看似較高,卻幾乎沒有設備裝置的補助。蔡進耀估計,若無設備補助,每度電買回價至少16元。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再生能源躉購費率,除了考量裝置誘因,還必須考慮到台電購電的資金從哪來?能源局長葉惠青指出,除了再生能源基金給付,也將會以外加方式反應在電價上,將會隨著裝置量的提高而成長,不過,經濟部次長黃重球表示,在最初的幾年電價僅會「非常微幅」的上漲。
前日聽證會中,也有消費者站出來發聲,認為台灣這次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政策較國外優惠,回到每個消費者身上來看,包括並非買回餘電而是全數躉購,購買價格一次定好就是20年不變,而且躉購費率年限不分再生能源種類,都一視同仁的20年。
正式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將由價格審定委員會決定。葉惠青指出,該審定會由次長黃重球擔任召集人,成員包括能源局、工程會、經建會、行政院消保會、消基會、工業局等官方代表,業界則由工總參加,學界包括台北大學環管所教授張四立、逢甲大學工學院院長林秋裕、台大會計系教授蔡彥卿、台大環工所教授蔣本基及大同大學校長朱文成等人,共17名成員。
葉惠青強調,目前再生能源躉購費率仍在程序當中,能源局會將聽證會蒐集的資料送進審定會,若審定委員判定資料不足,會再以公聽會或其他方式蒐集資料,歡迎業界提供資料。待資料完整後,再由審定會做決議,並預公告價格草案,若各界對於草案有疑慮,仍可提出相關修正建議。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太陽光電公司(BIG SUN)廣泛徵求大坪數建物所有人合作

邁入太陽能電廠興建經營 Big Sun積極踏出第一步
2009/07/23
歐洲在太陽能電廠的投資走在全球之先,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公司也將著手規劃自建電廠,創下國內太陽能晶片界首例。業者/提供
■翁永全■
立法院通過再生能源法案後,讓太陽能內需市場頓時活絡起來。業者一致期盼,年底前能儘速頒佈施行細則,明定政府的電力收購價格標準,才能真正帶動民間投資起飛。
在寸土寸金的台灣,土地是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最大成本所在,太陽光電公司(BIG SUN)走在市場之先,規劃一項市場僅見的雙贏計劃,將廣泛徵求大坪數建物所有人合作,在屋頂加蓋太陽能板,除了遮陽,以減少空調用電,並可發電,可謂一舉數得。目前政府對於此類投資案提供補助,BIG SUN以自產的晶片來建置,具有相對的成本效益,這是在CELL製造及代工之外,創造營收及獲利的另一捷徑。
BIG SUN去年已向宜蘭縣政府申請一筆二萬坪土地,羅家慶說,新廠除可能用以擴大CELL產線,也可能是矽砂精煉廠的預定廠址,此外也不排除用以興建大型電廠。一般認為,各國政府全力補助發展綠色能源之際,興建、經營電廠有利可圖,若由關鍵原料供應商投入,所獲得的報酬更加可觀。
國內已有多起電廠投資案,但由CELL廠主導並不多見。BIG SUN勇於投入,再一次讓人見識到經營團隊的膽識與先知卓見,也許將順利開闢出另一個藍海市場,屆時,台灣的投資案只是先期練兵,將作為日後拓展國際場的準備。

節能屋推動太陽能省電計畫

節能屋推動太陽能省電計畫不遺餘力
2009/07/24
【高雄訊】節能屋公司多年專精於太陽能產品的開發、設計與製造,提供客戶一貫化服務,專為企業解決各項省電需求及政府補助相關問題。
該公司董事長楊明坤表示,利用日照充足特點,在屋頂設置太陽能板,將熱能轉換成電能,現推廣期間,政府在能源局補助50%,高雄市政府陽光社區建構太陽能光電計畫亦補助20%,能針對客戶需求及政府補助配套,提供給企業、學校及機關團體免費節能省電方案,為機關團體節省電費開支。
該公司致力於節能減碳商品開發,至今已達10餘年經驗,並進駐國立中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楊明坤認為,政府對太陽能高額補助有利於企業團體配合起帶頭作用,尤其夏季來臨之際,更能達到節約省電效益。
節能屋公司電話(07)368-4888號,網址:www.ecolohas.com.tw。(陳祺昌)

鉅進興業開發太陽能精密定位模組

鉅進興業開發精密定位模組 太陽能板更自動化
2009/07/27
轉寄
列印
鉅進興業經理邱顯進堅持創新研發,努力扎根台灣。楊鎮州/攝影 ■楊鎮州■
鉅進興業新開發出應用在太陽能板上的精密定位模組,主要作用為輸送及推動,可旋轉180度的全自動化新型設備,可隨著太陽光照射的角度做不同的變換,是一項創新的研發。
該公司新研發的設備,主要是要改進舊式設備只能做平面式的移動,以使其達到精準的動作,可應用在太陽能聚電上適用範圍相當廣泛,如光屋、工廠用電、家庭用電均可。鉅進興業經理邱顯進表示,線性相關設備是成熟商品,過去都是日本進口,為反應成本,台灣廠商自行製造生產,從日本引進材料,經台灣自動化機械生產、加工,不論是交貨期限、產品價格,與日本相比較,都佔了絕大優勢,但創新是企業當追求而努力不懈怠的,也對此次研發的新產品抱持著很大的期許。
邱顯進說,公司在6年前成立,當初曾經待過大陸也考慮在對岸發展,但因為人制化的社會讓我感到非常得不確定感,故決定在台灣創業,因為有LCD的沖壓支架的專業背景,才會往電子產業設備發展,也因為不斷的鑽研有了一些成績,今後將不斷的研發新產品投入市場,也會積極的開創事業同時也會把根留在台灣,這才是真正的愛台灣。
鉅進興業電話 (07)353-0588 (07)353-0588 號。

受污染土地的永續再利用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專刊-受污染土地的永續再利用
2009/07/28
轉寄
列印
上一張下一張
家寶灣整治時期。■黃智(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環境工程研究中心)■
國內隨著「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的推動,相關的土壤污染問題逐漸浮出檯面,對污染的改善,或許仍多停留在類似過去的管末處理觀念,單純以符合法規的角度看待。然而,與土壤污染直接關聯的土地資源,是不會遷移與流動(如水或空氣),而且是屬於國家領土資源,任何土地因污染而廢棄,均會對國家經濟與環境產生衝擊。此外,由於土壤與地下水的污染的複雜性,整治費用相當龐大,如果單純從「處理」的角度看,其效益僅止於符合法規,誘因亦不足。如果改以土地的永續發展切入,將整治工程視為產生更大社會與經濟效益的手段,將土壤污染狀況改善至可再利用的條件,給予投入復育工作更積極與正面的誘因,就社會面而言,可展現企業社會責任的態度,民眾則可獲得更健康與潔淨的生活環境。在經濟面,更可藉由將原受污染土地重新開發,促進當地與週邊的發展。所以,對土壤與地下水的污染整治應隨著環境觀念的變遷,以「土地永續利用」的觀念看待土壤與地下水的污染問題。先進國家對土壤污染的環境問題,都不再以單純的污染移除為出發點,而是在政策上創造誘因,以使污染行為人、民眾與政府三方面,均能因為污染整治工作,獲得有形與無形的獎勵。相關政策的推動計畫通常稱之為褐地計畫(Brownfield Program)或土地再生計畫(Land Revitalization Program),日本稱之為土地活用。主要目的在將受污染而荒廢之土地,在可以保護人體健康與環境的前提下,做適當的再利用,使得原本無法產生經濟效益的污染土地,再創其價值,並使土地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事實上,國外已有相當多的成功案例,包括:德國魯爾區的再造、澳洲雪梨與英國倫敦奧運公園、日本北九州市生態鎮(EcoTown)等,都值得借鏡。而隨著成功案例的出現,也促使許多國家重新考慮污染土地管理政策。以澳洲雪梨運動公園所在的家寶灣(Homebush Bay)為例,該區域原本為歷經工業污染並成為荒廢的掩埋場,不論是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均受到嚴重污染,因應2000年雪梨奧運的舉辦,澳洲政府於1992年開始規劃,並投入1.3億澳幣進行污染整治,整合完整的土地利用規劃,再造家寶灣地區成為有大面積綠地公園、運動休閒設施及住宅與工商業區域的城市,成功將污染土地轉化成為活絡的城鎮,使得雪梨奧運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奧運。而英國也仿效澳洲經驗,將2012年的奧運會場建構在廢棄的2.5平方公里的廢棄工業區,近150萬噸的污染土壤經過清洗後,再回填利用,累積近百年的廢棄物挖出後,利用篩選設備將廢棄物分類、回收再利用,而在完成相關建設後,將可為原本因工業污染而沒落的區域,創造出永續與健康的環境,例如奧運選手村將為該區域提供3,500個新家,建築、交通與能源的使用也都是以環境永續的角度設計。事實上,污染土地再利用的方式可以依據污染風險與經濟效益等因素,進行不同類型的再造規劃,以日本北九州市為例,是經過長時間的規劃,投資733億日圓(56%為民間投資、36%為中央政府補助、8%為地方政府自籌),打造綜合性環境資源回收園區及環境技術研究園區,不僅創造地方就業機會,也為地方建構環保價值鏈,及提供各種環境教育的素材。美國密西根州則是規劃在部分的污染土地上建置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場,然而,不論再利用的途徑為何,最關鍵的是因為歷史因素而受污染的土地能夠重生,對綠地的開發也可因此降低。
不論是褐地計畫或土地再生計畫,環境的整治與復育只是第一步,還必須有明確的政策支持,同時建構長期願景,並進行環境再造規劃,而且再造計畫的成功仰賴各個領域的專家及民眾的參與。對於地少人稠的台灣而言,土地資源的永續利用是相當關鍵的環境議題。而受到污染的土地,不應單純以符合法規的角度看待,而應以如何重新賦予土地生命為出發點,以「污染土地的價值再生與再利用」為目標,利用工程技術做為完成土地再生的工具,將可創造國土環境永續經營的終極願景。(資料來源:http://www.sydneyolympicpark.com.au/

太陽光電 跨入太陽能系統端「屋頂合作計劃」

太陽光電 跨入太陽能系統端「屋頂合作計劃」 徵求建物合作
2009/08/11
轉寄
列印
太陽光電能源董事長羅家慶。Big Sun/提供 【新竹訊】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公司(BIG SUN)投入單多晶矽太陽能晶片生產,今年邁入第三年,在歷經市場嚴酷的洗禮下,摸索出一套生存之道。
該公司董事長羅家慶率領優秀團隊,不斷思索突破、躍升之道,海腦中浮現許許多多的點子,並從紙上藍圖,一步步化成實際行動,歷次增資都獲得市場高度支持,該公司最近剛完成現資,資本額跳升至12億元以上。
在沒有財團支持的背景下,BIG SUN以中游晶片廠的角色,跨入多晶矽砂精煉,此種魄力放眼業界亦無人能出其右;今年下半年,進一步積極朝下游系統端做整合,目前內部已成立系統工程專業團隊,進行關鍵研發與外界整合。先跨入小型發電系統,待累積一定的實績及經驗後,再自建大型電廠。
羅家慶表示,透過該計劃,屋頂加蓋太陽能板,除具有遮陽效果、減少空調用電,也可用來發電,可謂一舉數得。目前政府對於此類投資案提供補助,BIG SUN以自產的晶片來建置,具有相對的成本效益,這是在CELL製造及代工之外,開闢一條新的獲利途徑。
BIG SUN的多晶矽砂精煉計劃起自於前二年太陽能矽砂原料高漲期間,目前雖回跌到70多美元,羅家慶表示,自製的多晶矽砂成本有機會壓低至25元,仍比外購低許多。目前該計劃已進入拉晶階段,長晶製程將委外。
BIG SUN現有三條CELL生產線,產能90MW,轉換率17.8%,朝向18% 挺進,除了優於同業水準,也具備總體成本優勢,良率高達99%以上更是稱冠業界。該公司以製程技術優勢,不排除替業界代工。
太陽光電公司電話(03)598-0288號。(翁永全)